·走运和倒霉,在普通话中是一对反义词,两者之间是对立的。粤语“行运”就相同于走运的意思。春节时,我们会祝他人“今年行大运”,遇到好事,有意外收获也会称为“行运”。但有时候也会把绕路或者兜个大圈才到目的地这等倒霉事也称为“行大运”。
季羡林老先生在《走运与倒霉》一文中说过:
“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说极端了,简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已经发现了,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老子的“福”就是走运,他的“祸”就是倒霉。”
“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两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运越大,则倒的霉也越惨,两者之间成正比。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从历史上到现在,中国知识分子有一个“特色”,这在西方国家是找不到的。中国历代的诗人、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算的这个总账,后来并没有改变。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烁今的杰作。像韩愈、苏轼、李清照、李后主等一批人,莫不皆然。几乎从来没有过状元宰相成为大文学家的。”
“了解了这一番道理之后,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意义是重大的。它能够让我们头脑清醒,理解祸福的辩证关系: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
走运和幸运是同义词,幸运有恰巧、侥幸之义。幸运所得的只为偶然,并非水到渠成,或者根基并不牢固。德者得也,根基不稳,正如德不配位,你今天的幸运所得,只会换来后患。
所以,季羡林老先生说:“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我认为心态的平稳主要就是修心,把心安下来。做到这几点,你的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1、失意时看开,得意时看淡。
2、富时多想别人,穷时想自己
3、慎言谨行。
4、外圆内方。处事圆滑,但一定要保持中正。
5、利人利他,谦厚待人
6、忽论是非。
7、不争。做好每一件事,但对结果不强求,不执着。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