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军事战略上,马耳他作为海军基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马耳他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后花园”。——马耳他
区域位置
马耳他位于南欧,毗邻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东284公里、利比亚以北333公里,是欧非重要的中转站。在军事战略上,马耳他作为海军基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马耳他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后花园”。1942年,马耳他被英国王乔治六世授予乔治十字勋章,表彰马耳他整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勇,乔治十字勋章图案也因此被绘制在马耳他国旗上。马耳他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科米诺、康米诺托和费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190多公里。
马耳他行政区划
面积316平方公里。主要由5个岛屿组成,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245.73平方公里;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67.0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间有小块盆地。
时差
马耳他属于东1时区。夏令时期间(4月-10月时)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其余时间相差7小时时差。
国家象征
马耳他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两个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左侧为白色,右侧为红色;左上角有一镶着红边的银灰色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士的鲜血。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的来历:马耳他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作战,配合盟军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进攻,于1942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十字勋章。后来,勋章图案被绘制在国旗上,1964年马耳他独立时,又在勋章图案四周加上红边。
马耳他国徽启用于1988年,为盾徽,图案与国旗相同。
马耳他正式名称的马耳他语为Repubblika ta' Malta,英语为Republic of Malta,通称Malta。中文为马耳他共和国,通称马耳他。“马耳他”一词的起源无从考究。通常的词源学者认为其来自希腊语μέλι(音meli),意为“蜜”。希腊人称此岛为Μελίτη(音Melite),指“蜜”或“甘甜”,或因马耳他出产一种品味独特的蜂蜜,故得昵称“蜜地”。希腊在前700年即对马耳他岛有很大影响,使用希腊语的东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至公元870年间统治马耳他。另一说“马耳他”来自腓尼基语“Maleth”,意为“避风港”。
矢车菊是马耳他的国花,这种花卉原生于欧洲,本是一种野生花卉,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变大了色泽变多了,有紫、蓝、浅红、白色等品种,其中紫、蓝色最为名贵。
马耳他的国歌是《马耳他颂》
文化
马耳他语和英语为官方语言。英语是马耳他的主要官方语言,所有的官方用语、文书、教学均使用英语。
马耳他语属阿非罗-亚细亚语系闪语族。使用人口逾30万(全世界马耳他人约有100万)。在澳大利亚和北美诸国的马耳他移民中也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
意大利语在马耳他也非常流行,不少超市和零售店的员工都会说马耳他语、英语和意大利语这三种语言。走在大街上也经常会看到说着意大利语的游客与当地人交流。
天主教为马耳他的国教,信奉人数占98%,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
马耳他人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并报出自己的名字;亲朋好友之间相见,习惯施礼。马耳他饮食以西餐为主。马耳他年轻人婚前基本与父母共同生活,婚后分住,但亲属之间关系较为密切。
主要景点
是一个古风犹存的现代城市。城中保留着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和方石铺地的古老街道。建于1623年的著名古迹——大院,曾是马耳他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堡垒。独立后,大院的一部分作总统官邸,其它部分辟为公园。瓦莱塔还是马耳他最大的海港和转口贸易中心。
位于主岛西南的Zurrieq,是天然形成的水上洞穴群。穴下海水碧蓝、晶莹清透,美不胜收,也是潜水爱好者的好去处。风平浪静时,早晨至下午一点是游览蓝洞的最佳时间。
马耳他语为ĦALSaflieniHypogeum,考古爱好者的好去处,位于Paola区,是马耳他又一世界文化遗产。它建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共分三层。第一层部分为天然洞穴改成的墓穴;第二层为主宫,由多个房间组成,里面存有大量珍贵的壁龛、神坛和壁画;第三层为当时的储藏室。
地中海“好莱坞”
《慕尼黑》《角斗士》《特洛伊》《大力水手》《达·芬奇密码》《末日之战》以及电视剧《权力的游戏》等知名度较高的电影电视剧全部在“马耳他”取景!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