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子百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对余光中的评价(余光中生平简介)

100人浏览   2024-09-13 09:22:39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这是梁实秋对余光中的评价。

余光中,这个在生命里从容漫步的诗人,在时光中畅快漂泊的旅客,1928年10月21日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他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

不过提起他,我们更多想起的还是那首小诗: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写这首诗时,余光中已离乡23年。

这首只用了20分钟写完的小诗,看似不经意,却是最用心的,其中饱含的是二十多年来割舍不断的思乡愁。

后来,两岸关系缓和,余光中应邀回乡采风。他再次踏上魂牵梦绕的故乡土地,每到一地,都受到空前的礼遇和欢迎。

在南京的一次座谈会上,他激动地说:“我是台湾作家,我也是南京作家,也可以说是福建作家,其实我最想说的是——我是中国作家!”

余光中总是毫不掩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眷恋。

他出生于人文荟萃的六朝胜地金陵,自打出生起,就接受了传统的吟诗习字教育。

也因此,他的诗总能让人从白话文中,读出唐宋气韵。

追忆童年、梦回江南时,他写道: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

向往诗仙李白的豪放洒脱时,他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感叹祖国千年发展历程时,他饱含热情:

“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

透过这些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他的惊才绝艳,也能读到他深藏于词句间的浪漫。

而说起浪漫,余光中最令人赞叹的,是那句写给妻子范我存的情话

“别问我心里有没有你,我余光中都是你。”

对于妻子,余光中从不吝于表达爱意。

有人曾做过统计,余光中一生写诗八百余首,其中二百多首,都是写给妻子的。

结婚6年的时候,他写《蜜月》:

“如果你爱我,你可以把蜜月延长到七十岁(像你的白发像我的白须)那样的短。”

结婚30年,他写《珍珠项链》:

“就这么,三十年的岁月成串了,一年还不到一寸,好贵的时光啊,每一粒都含着银灰的晶莹,温润而饱满,就像有幸跟你同享的每一个日子。”

结婚36周年,他因出国讲学离家两个月,写下《风筝怨》寄给妻子:

“只因有你在地上牵线,才能放我到天外漂浮……这颗紧绷的心,正在倒数着归期,只等你在千里外收线,一寸一分。”

2006年,余光中在杜甫草堂主持一场分享会,正深情地朗诵着《乡愁》。念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遥指坐在观众席上的老伴,范我存也缓缓站起来向大家挥手致意,恩爱美满,羡煞众人。

然而,疾病不解诗情,岁月不解浪漫。

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因病逝世,享年89岁。

他这一生,盼望着祖国统一,留下的佳作跨越山河,成为两岸儿女的共同记忆。

他这一生,与爱人相伴六十余年,深情不断,情意不减,让世人醉倒在他们的浪漫情诗里。

如今,斯人已逝,风骨犹存。

读他的诗,看他的故事,便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