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子百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常识

甲冠天下是什么意思(古人为何称怀孕为身怀六甲?“六甲”指什么?)

100人浏览   2024-12-05 09:50:34

引言

对于许多自然现象,或者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汉语都会有对应的古称、雅称,光是围绕着一个“甲”字就有指代六十岁的“花甲”,形容人优秀的“甲冠天下”,而怀孕则称之为“身怀六甲”。

(古代老人)

前两者比较好理解,毕竟甲本身就是在天干中表时间的,“花甲”指代年龄很正常,且又因为甲在天干中为第一,“甲冠天下”形容人优秀也很合理,但这个“身怀六甲”就很抽象了,望文生义是无法看出构词逻辑的。

一、藏在文字中的古老智慧

《汉书·食货志》中说:“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记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意思是说在西汉时期,六甲就已经是儿童在刚刚读书时,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了,作为基本的数术工具,“六甲”也是传统历法天文等数学或者说数数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书·食货志》)

具体来讲,六甲就是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六个干支搭配,而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进行组合以后可以得到六十个干支组合,将这六十个分为六组,六甲就是每一组之首。

六甲除了能够用来推演历法,进行占卜以及表示时间之外,它还可以表示方位。由此六甲就具备了时空特性,从而在道教的仪式法术和养生活动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并逐渐开始神秘化或者说生命化,简单来讲就是六甲渐渐开始有了神明的意思。

这也不稀奇,毕竟“甲”这个汉字的字形就有龟甲的感觉,而龟甲常常是被用来占卜的。同时,甲又指铠甲,而铠甲常常与战争杀伐联系起来,这就更让甲本身沾上了超自然的气息。

(干支表)

二、“六甲”与天人合一的理念

虽然此时六甲更多的,还是作为计算和推演占卜的工具,而与怀孕无关。但是受先秦时期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人们已经开始将六甲与人的身体联系起来了。

《太平经》中说:“日月列星,五行四时,六甲阴阳,万物蚑行,动摇之属皆不空生,此皆有神有君长,比若人有示,故畏之,不敢妄行。”

这代表了道教已经将六甲和日月星辰,五行四季视为了同等重要的概念。如此一来,六甲就逐渐开始和五行一样被古人引入到了中医中,与人体内的脏器进行对应。

(五行五藏对应图)

在唐代道士孟安排所集的《道教义枢》卷四《五荫义》中说:“六家者,一甲寅木,主骸骨;二甲辰风,主气息;三甲午火,主温暖;四甲申金,主牙齿;五甲戌土,主肌肉;六加子水,主血液。”

虽然一开始这样的概念只存在于道家典籍中,只在道士之间相传,但久而久之,这一来源于

《玄妙经》中的思想, 还是对传统古代中医产生了影响,并经过潜移默化。

在晚唐时期形成了六甲与心肝脾肺肾五脏,还有五脏六腑中的六腑的对应关系,于是在六甲对应肌肉,骨骼,血液,齿爪,呼吸,运动等基本生命机能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和人体器官的对应。

(身体不适孕妇)

这样的对应使得六甲本身代指的那些神明和人们的生命产生了某种联系,或者说六甲成了保护人们免受生老病死折磨的保护神。

三、模糊的神明与美好的祝愿

即便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从而使得医疗水平大大进步的现代社会,孕妇在分娩时仍然承担着极大的风险,而且在怀孕早期和后期也是孕妇极为容易流产的高风险时期。

这不仅使得新生命的到来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而且也对怀孕妇女的生命构成了巨大威胁。虽然中医相较于其他地方的传统医学已经算是比较合理了。但终究所知甚少,孕妇很多时候都只能靠自己多加注意,自求多福。

(新生儿)

为了保护亲人,人们就开始用魔法打败魔法,借助各种仪式来完成驱魔打鬼,以达到赶走灾厄,好让孕妇能够顺利生产,母子平安的目的。

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如《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等论述,保胎护命思想的经典开始形成,六甲神灵也从一个比较宽泛的神明概念逐渐成了和“注生官属”,“监生大神”,“卫房圣母”一样护佑胎儿的超自然力量。

据说只要将这样的典籍诵读七七四十九遍,或者是成百上千乃至上万遍,六甲直符神将等六甲神灵就会下凡保护怀孕的妇女。虽然不同的道教流派对于六甲神灵具体是哪些存在分歧,说法不一,可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希望有这样的神灵,来保护怀孕期间身体极为脆弱的妇女

(《镜花缘》)

后来六甲又和天地水三官信仰产生了交叉,出现了保胎护命三元六甲大神。

分别是第一天元保胎大神护命真君:甲子,甲戌;第二地元保胎大神护命真君:甲申,甲午;第三水元保胎大神护命真君:甲辰,甲寅。

如此一来,六甲和怀孕就产生了更深的绑定。

且很显然,上面提到的神灵名字以及道教典籍极为冗长,为了能够方便交流,就会出现各种简化的概念,同时为了能够让怀孕这样的词更好说出口,用身怀六甲这个带有美好祝愿的称呼去取代怀孕也就理所应当,合乎逻辑了。

(自然风景)

结语

值得一提的地方在于“身怀六甲”这一成语被大量使用,主要是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杂剧和小说当中。

如《东周列国志》,《镜花缘》之类,这样的杂剧小说入不了士人阶层的法眼,反倒是市井小民更加有兴趣,加上子不语怪力乱神,可以推断身怀六甲这一词并非是读书人的创造,而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对于祈求六甲神灵保胎护母这样的现象,倒不如说是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劳动人民为能够平安体面的生活所作出的挣扎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母亲的美好祝愿。

(《东周列国志》)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