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本报记者 谢伟
走进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在肥沃的田野上,随着轰隆隆的番薯收割机驶过,一只只圆滚滚的甘薯破土而出,随手掰开一只甘薯,诱人的甜香随之飘出。伴随着丰收的喜悦,近日,广东·遂溪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第二届甘薯文化周系列活动启动。这场盛会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农业专家、全国客商以及国内近30家媒体齐聚北坡镇,共同见证遂溪交出“中国第一甜县2.0版本”的金名片。活动现场发布了遂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果。近年来,遂溪积极推进农业品牌战略,以品牌强农为支点,聚焦“良种培育、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品牌建设、休闲旅游”,持续推动“政府-协会-科技-金融”联动构建产业闭环,培育壮大从“种苗到餐桌”的甘薯全产业链条,让一只只小小的甘薯破土成“金”,打造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增长极,点亮乡村振兴的新“薯”光。
催生冬薯致富路
春风送暖,春耕正忙。在遂溪县北坡镇的田野间,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田垄上,一排排甘薯整齐地排列着,带着泥土的芬芳,向来客展示它们的饱满与甜美。农民们弯着腰,熟练地将一颗颗红皮黄心的甘薯从松软的土壤中翻出。分拣、装箱、搬运,一气呵成,随后1000余箱甘薯被迅速装上货车,运往全国各地。我国春冬季少有甘薯上市,但在遂溪,这一“空白期”却被成功填补。遂溪县坐落于广东省西南部的雷州半岛,西临北部湾,东临湛江港湾,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温保持在15℃至25℃之间,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此外,雨量充沛,土壤质地优良,富含硒、磷、铁等元素,色红质松,肥沃非常。正是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遂溪甘薯在冬季依然能够茁壮成长,且具备形美、色佳、味甜、口糯等特点,同时富含钙、镁、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自然成为市场的“宠儿”。自2019年起,遂溪本地陆续有农民尝试冬季种薯。为加快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遂溪县充分利用富硒火山红土地和冬闲田资源优势,将发展甘薯产业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培育富民兴村产业的关键抓手,全力推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遂溪县制定并印发了《遂溪县甘薯产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和《遂溪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财政奖补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文件,连片流转土地80万亩,推广“冬种春收”模式,将北方薯区的“空档期”转变为遂溪甘薯的“黄金期”。同时,通过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等共建发展模式,催生了近2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身甘薯产业,其中种植面积达500亩以上的近80家。2024年全县甘薯种植面积40多万亩(主要以冬种为主,占比约75%),年产量约100万吨,直接产值超3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薯”“振兴薯”,为品牌打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北坡镇为例,近年来,该镇甘薯产业发展迅猛,吸引了多个种植主体在此承包土地,开展大规模甘薯种植。2025年,该镇甘薯种植规模预计达到5.5万亩,总产量达13.75万吨,产值约6.88亿元。目前,北坡镇共有甘薯种植大户76户,主要种植小花叶、西瓜红、紫薯、烟薯等优质品种。镇内培育了何爸番薯、小九智慧农业、尹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其中“何爸番薯”在“湛江名牌番薯”网络评选中荣获最具人气季军称号,成为遂溪甘薯品牌的代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北坡镇谢土生甘薯种植示范基地连片种植普薯32号600多亩,地块亩产值稳定在5000斤至6000斤,2025年基地产值预计达850万元。每到甘薯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基地便会雇用邻近村庄的村民参与插苗和收割,带动周边250余人就业,切实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水平。
如今,遂溪甘薯种植面积及年产量均占全市半数以上。遂溪成为中国冬薯核心产区、全国重点鲜薯集散地。遂溪甘薯不仅抢占全国鲜薯市场,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成为国际市场的“香饽饽”。当前,遂溪正谋划建设中国冬薯区域产销交易中心,建立辐射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甘薯集散、物流运输、贮藏体系。
科技赋能薯业兴
“遂溪县地处雷州半岛,拥有丰富的火山沉积岩土壤,气候优渥、土壤肥沃,是甘薯的天然温床,土壤中长寿元素硒含量高出我国平均水平约10%,优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遂溪甘薯的优良品质。”遂溪县委书记骆华庆总结了遂溪甘薯的“硬实力”。而遂溪甘薯想要闯出名声,则离不开政府的“软支持”。遂溪甘薯为何如此“能打”?标准化是其中的一大关键。遂溪县坚持把良种良法作为甘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命线”,先后制定《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遂溪红薯种植技术规程》等标准,探索统一育苗、种植技术标准。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广东省农科院、普宁市农科所合作建成“全省首家脱毒甘薯苗生产基地”,取得多个优质品种的甘薯育苗知识产权授权,注册了多个商标。“火山壹号”“广薯87”“瑞盈壹号”“西瓜红”“勤薯皇”……在活动现场,展位桌上的组培瓶内,一簇簇红薯苗吐着嫩绿的芽。这些芽苗是被技术人员通过显微镜从红薯芽叶尖抽取出无病毒感染的分生细胞组,在恒温的无菌室里成长出脱毒的红薯幼苗。
遂溪县先后制定《遂溪红薯脱毒育苗技术规程》《遂溪红薯种植技术规程》等,与国家及广东省甘薯产业技术体系、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湛江研究中心、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单位、团队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加强甘薯种苗培育、种植技术推广、病虫害防治和成果转化,探索统一育苗、种植技术标准。2020年,位于遂溪县河头镇罗宅村的瑞盈三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普宁市农科所合作建成“全省首家脱毒甘薯苗生产基地”。研究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将红薯苗茎尖长0.2—0.3毫米、不带病毒的分生组织在合适的培养基上经过离体培养诱导再生苗。茎尖苗经病毒检测确认不带病毒后在防虫网棚或空间隔离条件下进行扩繁,获得脱毒红薯苗。近年来,该基地已取得多个优质品种的甘薯育苗知识产权授权,所产甘薯品质、口感和形状备受欢迎,亩产高达7300斤。在基本保障本地用苗的基础上,还远销新疆、河南等地。
如今,遂溪年产优质种苗3亿株,种苗供应辐射全国。为进一步提升种苗产能,遂溪正全面实施遂溪甘薯“强芯工程”,加快谋划建设南繁种业创新园和南方红薯种芯科技中心,计划用2年时间实现种苗产能翻一番,三年内实现脱毒种苗全覆盖,同步建设国家级甘薯质量检测中心,为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和遂溪甘薯知名度的提升,南薯北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贮藏保鲜成为关键环节。为此,遂溪县强化甘薯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全面提升运送品质和覆盖范围。目前,全县红薯预冷处理能力达302万吨,冷库贮藏能力可达6万立方米,为延长红薯贮藏期和销售期提供了坚实保障,确保甘薯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衔接。其中,洋青镇物流分中心建有20000平方米的火龙果和红薯多功能仓储,引进国外先进的红薯分选设备,拥有先进的红薯高温技术、糖化技术、光学分选技术,年发货量210万件以上。
在人才支撑方面,遂溪县建立起甘薯产业专业人才库,推动甘薯科技下乡下田,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传经送宝”,让薯农全面掌握选地、育苗、种植、管理等标准化技术。同时,遂溪积极动员青年返乡创业,培育“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为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解锁富农新“密码”
“一造番薯半年粮,无米煮饭薯替粮。”在湛江市遂溪县,82岁的薯农林伯仍清晰记得,20世纪60年代,甘薯是村里人填饱肚子的“铁杆庄稼”。而如今,他家20多亩红皮黄心的“火山”红薯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北京、上海。现在,遂溪正加快推动甘薯产业提质增量专项行动,大力构建甘薯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以“政府引导+科技赋能+企业共建+科学布局+全民共享”全新思路,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2020年以来,遂溪先后被评为国务院农村电子商务激励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百强县,创新“六个一批”模式打造“国字号”电商示范县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绩效考核获评优秀等次、排名全省第一。一根小小的网线,联通了城与乡、山与海、广东与世界,也让遂溪的小农户们融入了大产业。依托“国字号”电商强县优势,遂溪以“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不断推动遂溪甘薯向“产得好、卖得好、卖出品牌”方向发展。流量变为销量的背后,是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重塑,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了低成本的对接,推动遂溪农业电商走上发展的高速路。
2023年,遂溪全县电商甘薯销售额达3.45亿元,“火山红薯”已走入山姆、盒马鲜生、百果园等高端商超,在电商平台售价高达20元/斤。遂溪县政府又分别与京东集团广东广电“湾区生活馆”、京东生态伙伴“左岸良典”、江西省亿发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佳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等甘薯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签约,在销售渠道、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共建,争取更多实质性成果落地转化,共同助力“遂字号”甘薯出村进城,擦亮金字招牌。甘薯产业不停“触网”,是“中国第一甜县”迈向县域经济2.0版本的一个缩影。遂溪县正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机遇,将“小甘薯”作为富民兴村建设的“大产业”,酝酿着推动甘薯全产业链条发展的磅礴力量。
“甜蜜产业”启新篇
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深耕甘薯“种苗—种植—加工—销售—流通”全产业链的20余家企业代表和植根甘薯产业的近60名种植大户参加。食用番薯淀粉、红薯粉条、红薯干……活动现场,甘薯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吸引着来往客商和游客驻足品尝、选购。“这粉条晶莹剔透,看着就好吃。”来自阳江的劳女士拿起一包红薯粉条,在阳光下仔细端详着。“我和家人都喜欢吃薯粉,准备带一箱回去。”她笑着说。
据了解,在已建有年加工甘薯能力约2万吨的红薯粉丝小型加工厂的基础上,遂溪今年新引进总投资6000多万元、年加工约30万吨的甘薯淀粉加工厂,将于11月投产。另一边,甘薯麻球、甘薯蛋糕卷、芥末蛋黄浆焗甘薯、樱桃甘薯、甘薯圆子等用甘薯制成的创意美食在展台上绽放。“遂溪甘薯标准化程度高,质量好,可以制作甘薯制品和预制菜。我们将这种传统主食制作成漂亮美味的菜式。”御唐府企业发展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御唐府、恒兴等预制菜企业已研发甘薯类菜式10多款,正加快转化成为预制菜产品。当前,遂溪正进一步补强产业链条,全力抢占鲜薯销售和精深加工两大战略高地,打造甘薯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甘薯预制食品、美容护肤品、饲料、酿酒等多元化发展,实现甘薯价值最大化。未来,遂溪计划构建“藤—薯—渣”全链绿色生产体系,用3—5年时间推动全产业链产值翻一番。
不远处传来直播带货的声音。“各位友友们早上好,主播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遂溪第二届甘薯文化周的现场。那现在在我手上的呢,就是遂溪非常有名的‘火山红薯’和‘榴莲蜜薯’。”活动现场,多名网络达人、大V博主、宣传大使现场直播带货遂溪甘薯,全面展示遂溪甘薯的独特魅力。在生产端稳扎稳打后,遂溪决心进一步扩大遂溪甘薯品牌影响力,发力市场端。在此基础上,遂溪树立“抱团发展”理念,成立番薯协会,整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和资源,畅通产业链企业之间供需对接。积极发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助农作用。同时研发推出甘薯贷、甘薯保险等专项金融产品,今年为甘薯单品贷款2亿多元,保险保障金额超过1亿元。接下来,遂溪将坚守“品牌就是市场”发展理念,不断壮大品牌效应,推动“区域品牌+遂溪红薯”品牌联创落地。同时,深化与京东集团战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与此同时,遂溪将积极释放“甜蜜磁场”,立足“长寿之乡”“红色文化”等资源禀赋,引导推动甘薯产业和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等深度结合,激活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多维度、多渠道开展“甘薯文化周”“甘薯产业论坛”“丰收节”等大型交流活动,不断宣传扩大“遂字号”甘薯品牌影响力。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融媒体】,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