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运河故事,激活文化认同。4月14日,围绕电视剧《北上》的创作经验,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北上》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视听大数据显示,该剧在央视一套、爱奇艺、江苏卫视热播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与口碑。该剧每集平均收视率3.615%,在同时段全国卫视频道所有节目中排名收视率第一,同时在近三年所有黄金时段电视剧中收视率排名第二每集平均收视率3.615%,在同时段全国卫视频道所有节目中排名收视率第一,同时在近三年所有黄金时段电视剧中收视率排名第二。
电视剧《北上》总导演姚晓峰表示,作为导演,我觉得自己更像一个书写者,现实主义的创作天地无尽广阔,面前的热土、身旁的人民都是我们的创作源泉。怀揣着真心和真诚,就一定能出好作品。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北上》作者,《人民文学》主编徐则臣则表示,作为小说原著的作者,他很高兴看到作品的热播,“在文学作品创作完成后,我看到了《北上》被改编为不同艺术形态,它们在自身框架和艺术逻辑内成立。作为作者,我很欣慰。”
“谢天成”的饰演者胡军表示,对于《北上》这部剧来说,原作是灵魂,改编是赋能,其中最根本的是这部剧对于文学性的展现。“一部好作品要从细节出发,小到道具造型,大到故事主题,只有用心至深,才能开辟出艺术表现的新路径。”
“我从小在运河边上长大,我心中的大运河就像剧中呈现的那样,见证着无数人的命运起伏,更承载着运河人的生活百态。”“夏凤华”饰演者白鹿表示,出演这部作品很幸运,也深感责任重大,她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将运河故事传播出去。
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看来,《北上》是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互相“成全”的一部好剧,作品使得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与当代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认为,如同流动不息的运河那样,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和一群人的生命力,都生动地缩影在《北上》里。原著和剧集之间有差异的创作方式,恰好给出了我们理解文化寻根意义的充分想象空间,在文学性和现实主义的胜利背后,是文艺创作介入社会历史变迁的强劲精神力量。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李夏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