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国际金融、宏观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近日,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间隙,朱民接受总台《面对面》独家专访,回应中国经济热点问题。
“中国要把经济重心放在自己的腿上”
记者:近期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连续加征关税,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朱民:反全球化进入“特朗普2.0”,贸易不再是全球增长的火车头,贸易占GDP的比重会日益下降。中国加入WTO以后,推动全球贸易占GDP的比重从40%涨到60%,2008年后全球贸易占GDP的比重一直在波动,预计今年开始下降,贸易增长低于GDP增长,这对中国和全球发展中国家影响特别大,但这是现实,需要接受。
所以,现在的政策方向回到国内市场,立足于自己。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把自己的经济重心放在自己的腿上,这是不行的。
“提振消费政策正逐步落实
核心就是民生”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振消费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对城乡居民增收促进、消费能力保障支持、消费环境改善提升等八个方面进行部署。
记者:让居民放心消费,这个信心到底从何而来?
朱民:信心第一个来源是方向,方向对就能凝聚人心,就有信心。
记者:对于多数的百姓,如何感受到方向的存在?
朱民:现在政策正逐步落实,特别核心的部分就是民生,让百姓体感要好。我们为什么要扩大财政赤字,而不是简单扩大长期国债?长期国债投基础设施,财政赤字可以做一般支出,而一般支出大部分在民生。我们刚刚开始新的财年,我有信心能看到财政向民生的偏向。
楼市、股市现状如何?
2025年1—2月,全国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实现同比正增长,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连续4个月降幅收窄,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逐步企稳的局面。
记者:房子还有可能再涨起来吗?
朱民:很难。原因很简单,人口老龄化。在这个情况下,房价要涨起来并不容易。
记者:股市怎么能让中国人有信心?
朱民:股市从来不能确保永远增值,我们现在的政策,低利率、宽松的流动性,我觉得对股市是有利的,至少是友善的。此外,股市上升得看企业。对政府来说创造好的环境,让企业能够不断增长和发展,创造新的金融产品,让居民有更多的投资工具,是政府要抓的事。
“今后中国的制造业
又便宜又好又科技”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悄然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并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用户规模达2.49亿人,占整体人口的17.7%,人工智能软件系统及服务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行业应用渗透率达60%以上。
记者:如果人工智能累加在中国的制造业上,未来会是什么?
朱民:如果人工智能累加在中国制造业上,那就是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崛起。中国的制造业占全球制造业的30.3%,是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的总和。
改革开放经历了四十多年,前二十年,中国的制造业是全球最便宜的;后二十年,中国的制造业是全球又便宜又好的。今后二十年,中国的制造业是又便宜又好又科技的,打遍天下无敌手。我感受到中国工程师的力量,非常了不起,这个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骄傲。
来源:央视新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