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兔子百科网
您的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列车上的“临时产房”: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0人浏览   2025-04-11 08:42:00

罗开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3月24日上午9时45分,兰渝线的崇山峻岭间,6068次列车上,一场生死时速的救援正在上演。刚结婚不久的列车员王静,也经历着她人生中的第一次“接生”。

“叶车,2号车厢的旅客赵女士自称怀孕9个月,即将临盆!”硬卧2车乘务员张璐的紧急汇报打破了车厢的平静。

列车长叶伟闻讯,一边火速赶往现场,一边通过对讲机呼叫列车广播员寻医,并让红十字救护员带来药箱。“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但我知道,得赶紧行动起来。”叶伟回忆。

王静是当班的红十字救护员,她第一个赶到赵女士身边。“我们受过急救培训,一定会照顾好你的!”她俯身握住产妇颤抖的手。

凭借培训知识和自己备孕时学到的内容,王静迅速判断:赵女士羊水已破,宫缩间隔缩短,早产迹象明显。她和同事一边监测赵女士血压,一边疏散围观旅客,同时等待医生出现。

“医生,我们需要妇产科医生!”王静急切地喊着,但广播寻医的消息重复了多遍,却始终无人应答,车厢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不行了,不行了,孩子马上要出来!”赵女士虚弱的呼喊声让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列车长叶伟当机立断,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指挥列车员做好在列车上“接生”的准备。

“不能再等了,必须马上行动。”叶伟说。唐丽、张璐和王静3名女职工迅速行动起来,在安抚赵女士的同时,清理卧具备品,取出药箱里的产包、消毒用品等,为卧铺消毒,临时搭建起一个“产房”。

王静,这个没有孕产经验的28岁女孩,在“产房”里为同事打下手。消毒医用器具时,她的手有些颤抖,一边是产妇痛苦的呻吟,一边是同事催促医用品的声音。

“吸气——用力!吸气——用力!”王静一边鼓励赵女士,一边默默给自己打气,“我是红十字救护员,我是列车员,这是我的职责。”她抛开杂念,精准传递每样医疗用品。

车厢里,列车员和旅客组成人墙,用身体遮挡穿堂风,为这场特殊的“接生”保驾护航。

时间仿佛凝固,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终于,10时08分,一声响亮的啼哭穿透车厢。“是个千金!”乘务员和旅客含泪相视而笑,沾着血迹的手套与满是汗水的口罩,见证了这个奇迹时刻。

10时24分,列车抵达陇南西站,急救人员已在站台等候。列车长叶伟提前编写好客运记录,与120急救人员完成交接,将产妇和新生儿送往医院。18时40分左右,列车班组得知,赵女士在陇南市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母女平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