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临近毕业季,部分MCN(多频道网络)机构及直播公会以“零门槛”“新人速成”“高薪”等向大学毕业生抛来橄榄枝。记者暗访后发现,这背后竟隐藏着一条以“签约费为饵、严苛条款为笼、仲裁违约为终”的盈利链条。
不可否认,直播行业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但暗藏的风险也不容小觑。MCN机构设置的“高薪签约”迷局,从一开始就步步为营,以诱人的签约费为饵,让大学生看到了快速致富的可能,不知不觉放下防备。然而,一旦签下合约,严苛的条款便如同紧箍咒,将签约者牢牢束缚。
直播行业本身的不稳定性,也让大学生主播面临的风险呈几何倍数增长。尽管直播电商近年来发展迅猛,但行业内竞争异常激烈。头部主播凭借先发优势和资源积累,几乎垄断了流量,腰部、尾部主播想要崭露头角,简直难如登天。大学生主播即便顺利签约,也很可能因缺乏充足经验和独特风格,难以吸引观众,无法完成机构设定的直播时长、带货业绩目标。如此一来,不仅拿不到高薪,还可能因违约背负沉重债务。湖北某高校学生被索赔3.5万元、北京某MCN公司批量起诉数十名学生索赔上百万元等案例,都在警示着“造梦”变“噩梦”的残酷现实。此外,直播行业受市场变化、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较大,一旦行业遇冷,机构为降低成本,极有可能采用各种手段迫使主播违约,独自承担后果。
在求职就业时选择直播行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其中的风险。面对“高薪签约”的诱惑,切不可盲目冲动。要多做调查研究,理性评估自己能否满足公司的各项要求和合同的约定。在签约之前,务必全面了解直播行业的真实发展状况,以及公司的营业资质、经营状况、薪酬体系和孵化机制等关键信息。一旦遇到不明确之处,及时向师长、亲友以及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职业的长远发展,需建立在能力匹配与长期积累之上。即便是头部主播,也需经历漫长的粉丝沉淀、供应链磨合与内容迭代。看似灵活的主播工作,实则包含选品、运营、客服等复杂环节,绝非“对着镜头聊天”这般简单。在一些所谓的高薪诱惑面前,大学生切莫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要沉下心来培养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扎实的专业知识、稀缺的技术能力,还是差异化的创意表达,都是抵御风险的“硬通货”。
对于一些MCN机构及直播公会的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完善监管机制,定期审查相关公司的运营情况,确保其合法合规经营,从源头上保障包括大学应届毕业生在内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就业的道路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大学生应当牢记,所谓的“零门槛”“高薪速成”,很可能只是伪装的陷阱。唯有以理性眼光审视机会,以务实态度规划发展,才能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找到真正可持续发展的人生赛道。
(作者孔德淇系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来源: 中国教育报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