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通讯员 邓广平)4月8日至9日,湖南省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育经验交流活动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及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教师代表300余人与会,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2025年湖南省将着力实现全省科学教育实验校课程改革覆盖率,构建“省域统筹、市县联动、校际协同”的大科学教育生态。
本次活动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长沙市教育局、芙蓉区人民政府承办,长沙市少年宫、芙蓉区教育局、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协办。
探索 实验区、校齐发力,多元举措 “点石成金”
湖南省首批获评国家级实验区5个、实验校36所,从加强科学教育统筹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实验教学、拓宽科学活动、开展学生多元评价等多方面开展试点。
会上,湖南湘江新区、长沙市芙蓉区、湘潭市韶山市、岳阳市平江县、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作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区”作典型发言。15个省级“双走进”试点县(市、区)代表围绕“馆校协同”“城乡共育”等主题分享创新案例。
芙蓉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欧转从“三维保障体系筑牢根基构建‘服务圈’”“三维提质工程激发活力培育‘生态圈’”“三维联动机制赋能发展拓展‘朋友圈’”三个方面全面介绍了芙蓉区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的经验和做法。芙蓉区聚焦强化科学教育专业保障,实行“专家引领,专业配备,专项培训”,聘请高校及湖南农科院、隆平种业、岳麓山实验室等科研院所的科学家、科学教育专家、科技人才52名,组建专家顾问团队作为科技副校长,到中小学校,高端引领和深度参与学校科学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与组织实施。
展示 实验校交流亮特色,联动模式解锁科学教育
湖南省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也进行了交流发言,各校以“主题演讲+成果可视化”形式展现湖湘科学教育创新图谱,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特色课程、教学模式和育人成果,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小学分会场设在芙蓉区育英西垅小学,以“做中学”理念贯穿全程。中学分会场设在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聚焦跨界融合与学科创新。在芙蓉区科学实验校成果展示环节,17所学校展示科创教育成果,彰显出芙蓉区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各学校通过展板、实物、现场演示等形式,向全省代表全方位呈现学生在科技创新、科学探究方面的优秀作品和表现。
与会专家肯定了各地在科学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取得的成效,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湖南省科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孙传贵表示,此次经验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推动湖南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上已取得重要进展,但当前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不足,今后全省各地要以点带面,重点落实“抓总体”“抓实验”“抓结果”三个方面工作。各地需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强化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科学教育模式,持续提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黑兔子百科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9